Info

本文来自知乎用户歧路先知​在专栏米家人物形象鉴赏中发表的文章派蒙:听书人会记住一切,转载已获授权。

“上回书说到——”

《听书人》是原神播放量最高的视频,其主角钟离是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彼时玩家们只关注到钟离的威严满满,但三年后的今天再来回味,便会发现,“说书人-听书人”的叙事模式是原神展现剧情的重要指导思想。

如果说“说书人-听书人”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我们不妨先看看正常的开放世界游戏是怎么叙事的。以最优秀的开放世界RPG游戏《上古卷轴5》为例,在进行当前时间线的剧情时,还会通过海量的书籍来了解那个世界的“过去”,最终对其整个世界设定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以现在和过去拼出一部史诗。原神自然也有一套与“现在”相对应的“过去”剧情,比如反主、坎瑞亚、天理与各个地方剧情之类,但原神在讲故事时,鲜少引述客观事实、即通过“过去发生了什么”来呈现,而是要通过一位广义上的说书人来转述。这种转述构成了原神呈现世界设定的基础,也毫不意外地造成了玩家对原神剧情之理解的天差地别。

研究过去的学问,在我们三次元被叫做历史。在最朴素的历史观下,历史是过去的“事实”的集合;但对初窥门径的历史爱好者来说,历史同时还是对过去的“转述”,而且转述很可能比事实更有意义。因为事实本身是无意义的,需要有一位说书人来为事实赋予意义,而赋予意义的过程就必然会带上说书人的主观看法。实录类史料不全面的时期留下的史书,比如《史记》,就不会像录音机摄像机一样把主角的一言一行全都记下来,而是由作者按照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进行一个概括。譬如说你能把刘邦所有的骂人话都录下来,这是非常有史料价值的,但这本身没有太直观的意义。说脏话怎么了?能说明什么问题?而《史记》里记述的刘邦每一次的骂人,都存在重大的政治意义,相比之下他到底说的哪几个字,就没那么重要了吧。

但选择了说书人就只能选择说书人的一切,在不撒谎的前提下说书人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概括来调整事实所表达的含义。甚至都不用扣他行文,说书人起个名字就可以轻松把你带偏。我举两个唐朝的例子。

其一是《晋书》的“八王之乱”,把291年的两场宫廷政变和299年开始的多年大内战联动了起来,暗示读者这个朝代非常黑暗混乱。但宫廷政变对国家的伤害哪里及得上大内战的一根毫毛,哪个朝代都不缺宫廷政变,西晋崩盘的直接原因就是占据大城的宗王反复尝试武装干涉洛阳。何况这一概括方式的直接效果是把贾南风执政的八年给算到“乱”里面去了,贾南风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对比前头一百年后头一百年,有八年没打大内战已经很不错了,最起码是前25%的水平了。不过对这段历史有初步了解的爱好者都能看出西晋的特异性,不会纠结于称呼;而对不关心的读者来说,选择这个不太准确的叫法也无非印象分从50降到40罢了,没啥本质区别。

其二是唐朝自己的“玄武门之变”。在中国古代的伦理中,武装突袭皇帝、抓住皇帝逼他退位,这个事怎么都比杀兄弟要恶劣一点吧?但史书上用了大段的文字去绘声绘色地描述李世民是怎么被兄弟步步紧逼逼到角落最后不得已反戈一击的,却没有细说他是怎么把皇帝和宰相们抓起来的。不仅在篇幅上改变了重点,连名字都起得非常之巧妙,提到玄武门时他一箭射死哥哥的紧张刺激的场景完全占据了你的思维,你很可能就不去关注抓皇帝这个更加大逆不道的事了。

接下来原神启动,让我们鉴赏一下原神里最重磅的说书人。

我指的是你最亲密的伙伴派蒙。

派蒙在说的不是过去而是现在,或者说她在做的是当场“创造历史”。派蒙有着自己的立场,我不是说站在派蒙的立场上就不对,但我必须提醒你,派蒙会对你刚刚做过、经历过的事情发动岁月史书。

以我最近补完的须弥花灵书为例。只要花灵斯露莎或者其他npc讲述涉及到深渊、坎瑞亚、天象之类的事,在刚讲完或者没讲完的时候派蒙就会高声(虽然没有配音)主张,你们说的这些我懒得听,也完全不重要,我只想知道啥时候开饭;当斯露莎主张她自己(前期)或者大家(后期)干了一件大事的时候,派蒙会立刻表示这些事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不关心斯露莎而完全顺着派蒙的节奏走,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花灵书并没有讲什么特别的故事,只是设计师炫技飞行功能;但如果你仔细看了派蒙认为不重要的剧情,又会发现这个事其实还闹挺大的,呈现了很多提瓦特的重要背景故事。

花灵书可能不少人还没做,我再举一个大家更熟悉的例子,稻妻主线剧情。为啥要去稻妻旅行?钟离说那里可能有你亲人的线索;直接带你去并且希望你去的是北斗和万叶,他俩希望你解决锁国;到了之后绫华想通过让你看到眼狩令的后果来想办法给他废掉;神子要让你把雷军弄出来。以上只有一个人关心你旅行的终极目的。那么主角呢?派蒙始终不断上蹿下跳地喊着稻妻人太惨了太惨了你快救救稻妻吧,而旅行者对这些事不说是漠不关心吧,表现出的积极性不及派蒙之十一,基本就只想讨论两个问题,怎么见雷军,雷军会给出什么线索。

注意到这一点之后再去审视派蒙的表现,便会发现她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不遗余力地削弱故事的史诗性,让游玩体验变得幼稚一点。对于我们的这场旅途,派蒙跟旅行者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旅行者关心的是自己的亲人,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深渊和天理,余下的对他来说不重要;派蒙则不然,她会把旅行者的关注点引导到提瓦特自身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上,极其重视旅行者体验“在提瓦特旅行”的这个过程,而对其终极目的避而不谈。

我并不是要说旅行者和派蒙谁对谁错,立场问题不是对错能解决的。在这里,旅行者-派蒙构成了听书人-说书人、游戏玩家-游戏作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为什么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还要借他人之口来说书呢?因为对于旅行者——你来说,游戏里发生的事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对旅行者没意义是因为绝大部分游戏内容都无助于找到亲人,对你没意义是因为玩游戏本来就没意义。假如让原神的创作者讲清楚旅行者真正关心的主线剧情——找到亲人,那需要的篇幅不会比本文更长,而且刚进入游戏的那段pv就已经占掉了小一半。但这对派蒙无法接受,她要用提瓦特困住来自异乡的旅人,要让你关心提瓦特现在是什么样,要把你的精力和原石留存到提瓦特。这从传统RPG的逻辑上倒也说得通,你每跟一个地区或一群人达成羁绊就会收到一个重要的任务道具,待最终大决战的时候集齐了所有重要道具才能进入True End本来就是传统模式,假如你没拿全或者不小心提前用了就只能得到Bad End。

对于原神这种长线运营游戏来说,所谓“最终大决战”是不重要的甚至不存在的,你总不能全程不抽卡攒着6+5等天理吧,反而是不断跟各种人达成羁绊的过程很重要。想让你接受这一点就是靠着派蒙的引导。派蒙的引导突出一个大事化小小事搞大,重要剧情中渲染紧张刺激也好,悬疑恐怖也好,生离死别也好,本该推向顶峰的时候玩家的情绪极易受制于派蒙的情绪上限无法溢出;而在过不重要的剧情时派蒙又各种商业互吹狂吹。我仿佛感到作者通过派蒙之口对我说,“我知道你急着找妹妹但你先别急,再多看看这美丽的提瓦特吧家人们”。

虽然派蒙被鹿野院尊称为“神之嘴”,但她频繁点评的都是非常表面化的第一反应。派蒙会反复打断你自发形成的思路,尝试用她的情绪来代替你的情绪。派蒙的情绪引导非常简单清晰,有进展就“好”,没进展就“好气”,进展到头了就“吃吃吃”。这种引导好不好呢?我认为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真正的开放世界RPG高手玩家——比如拔掉网线玩一遍《上古卷轴5》就能有理有据地锐评大部分重要NPC重要势力——来说,派蒙的情绪引导是完全负面的。但大多数玩家要么无法在快速点点点的同时还能敏锐地洞察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么认为这没有必要,此时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跳过剧情(划掉)找一个“神之嘴”以最强烈的语气最简短的句子告诉你,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们接下来要打谁,打得好打得妙。我们想知道剧情但又懒得边玩边做阅读理解,于是派蒙就第一时间嚼好了喂给我们,这也算是“重型游戏轻型化”这个关键课题的一种庸俗但有效的尝试吧。

由此观之,网上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原神剧情深刻”和“原神剧情幼稚”,其实都是正确的。主张剧情幼稚的观点来自于两头,能独立鉴赏剧情超宏大的RPG游戏的骨灰级玩家,或者完全跟着派蒙的引导走,派蒙大呼“就这”就真觉得“就这”的意识流玩家。主张剧情深刻的则是能在派蒙帮助下勾勒出剧情全貌,同时还对派蒙的诱导稍微有一点抵抗力的普通玩家。没有对错,自然是因为自己努力去琢磨剧情肯定OK,但派蒙也是主角,完全顺着派蒙的说法去想怎么能算错呢?

不过接受了说书人就得接受说书人的一切。1.0时代蒙德和璃月的角色形象比较扁平,派蒙和你都没啥可说的。从稻妻开始,原神就在不断尝试给每个角色加入一点非传统的要素,而派蒙怎么看这些争议要素,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数玩家怎么看。一个比较正面的案例是雷军,雷军干的事都这么离谱了玩家依然对她没有很大意见,除了馋她身子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派蒙对她的看法。派蒙对她的看法是看都不看,没有对她的各种下饭操作设置议题,甚至都没有引导你去想雷军有啥问题,等很多玩家回过味来的时候稻妻话题早就过气了。比较反面的案例是艾尔海森和流浪者。他俩人物形象的设计意图里面确实包含了输出恶意,我估计作者设计艾尔海森的锐评里面包含了一成恶意,流浪者的雌小鬼语气包含了三成恶意,但放出来的效果是海哥仿佛带着三成恶意而散兵带着九成恶意。原因很简单,怎么看待他们的言论本来是无可无不可,但你都没反应过来他们在阴阳怪气甚至于说不确定他们是不是阴阳怪气时,又是派蒙第一时间站出来定性,对海哥的锐评无能狂怒,对散兵则是重拳出击。特别是3.3的流浪者,旅行者对他倒是很给面子,派蒙则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不容忍。不考虑派蒙的话这段的效果本来是旅行者和纳西妲从静静看他出洋相到产生同情,但派蒙第一时间重拳出击了性质就完全变了啊,“派蒙都说你是坏人你还能不是?”。

综上所述,派蒙仅靠动嘴就对玩家的提瓦特经历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你身边就有一个说书人也直接导致了不同玩家对同样的内容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情感与认知。我有一个很Cooool的想法,那就是新入坑的玩家(如果有)或者很熟悉剧情的老玩家可以在思想上尝试一下“无派蒙模式”,假装自己完全听不到派蒙的言论,看看自己是否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提瓦特。

最后扣一下标题。虽然大家都喜欢学兰那罗说“森林会记住一切”,但那只是兰那罗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总是难以实现的。森林其实也只记住了大义,具体细节都消散啦。